找回遗失的校园美好

“什么是美好的教育?”南风窗记者问过每个受访的老师同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作者:李波 来源:南风窗 日期:2021-09-09

VCG111341651790.jpg

2021年7月30日,学生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操场上进行足球训练


“一位跳水运动员进行10米跳台跳水训练,在正常情况下,运动员必须在距水面5米以前完成规定的翻腾动作。假设运动员起跳后的运动时间t(s)和运动员距离水面的高度h(m)满足关系:h=10+2.5t-52,那么他最多有多长时间完成规定动作?”

当奥运会冠军小将全红婵的跳水图片和数学题一同出现在网课的屏幕里,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三七班的学生们兴奋了。他们用“大拇指”表情刷屏留言,表示很厉害。

这正是刘瑞利想要的效果。她是七班的数学老师,也是班主任。

9月1日,郑州市中小学统一启动线上教学。刘瑞利带的是两个初三班,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上一节课,两班联播。网课不如线下教学生动,但刘瑞利还是希望能带给毕业班的孩子们一些“惊喜”,比如全红婵。

“数学属于相对枯燥的一门学科。一提到数学,学生们都觉得恐怖。对有些学生来说,甚至算得上噩梦。”从教17年,刘瑞利深知学生们对于数学课的感受,因此她设计课程的出发点就是先让学生们这门课有点意思,并慢慢喜欢上数学。

培养学生们对学习的喜欢并不容易。长期以来,学生们囿于升学压力,疲于应付繁重的作业。文艺活动、体育锻炼、家务劳动……无一例外都让位于课业。美好教育,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们而言,成了美好的幻想。

如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一直为教育界所深思的重大命题再度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与思考。随着“双减”政策在各地陆续落地,像刘瑞利这样的中学教师也欣喜地看到了教育回归美好初心的曙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物理教师戴志杰的课堂上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魔法”:看起来很硬还能敲碎玻璃的金属镓勺一到学生的手心竟然奇妙地熔化了,冷冻了几个小时仍是液态的纯净水却在轻轻摇晃后瞬间结冰……

这些出离平常想象的奇特现象,对于初中生们而言,是充满吸引力的未知领域。

戴志杰从教15年,一直坚持用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物品来完成种种趣味实验,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本身难度不高,要让学生对物理感兴趣,首先要让物理课堂变得有趣。我想以实验作为突破口,提升学生对于周围事物的好奇。”

在初中物理教材上,有一个“纸锅烧水”的演示实验。以纸制成小盒装满水,放在酒精灯上烧,背后的实验原理是水的沸腾温度与燃烧所需的条件。戴志杰总是希望课堂上的趣味实验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位爱动脑筋的物理老师又想到将常规实验中的纸锅替换成气球。

“当气球碰到火焰,会发生什么?”在课堂上,戴志杰将这个疑问抛给学生。橡胶做的气球遇到火,结果必然是融化—前提是气球里面没有水。当装满水的深色气球遇到火焰却安然无恙,学生们强烈的好奇被激发了:“怎么可能不会爆炸呢?”

“那是一个最有效的点。”戴志杰形容,物理学科的魅力就在所有学生那一声惊呼中或是一刻惊讶的表情中迸发出来了。他能感受到,学生们的激情被点燃了。“教育的成功并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在激发出求知欲望的时候。对物理来说,就在这一个时刻,一个激发的点。”当然,实验也有可能失败。比如火焰稍微偏了一点,气球可能发生爆炸,水花四溅的同时也会引发哄笑:“老师的实验失败了!”但这时的戴志杰并不觉得尴尬,他乐于看到这样的“失败”。

戴志杰说:“气球被烧爆,带给学生的冲击力是巨大的,他们会很兴奋。等待冷静下来,我就可以引导他们去思考实验失败的原因,背后蕴含着哪些科学道理。无论成败,每一次的实验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戴志杰欣赏愿意自己在课后动手做小实验的学生,还喜欢那种会将他问得答不上来的学生。那种“钻牛角尖”的劲,对物理学习而言,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不必如此焦虑

但戴志杰在教学中也会有一种痛苦的感受。那就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爱问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在他的观察中,初二学生会向他问物理以及生活上的各类问题,而初三学生问的只有习题。

初三的课堂总是以复习课为主,很难再给学生带去思维碰撞的感觉。中考升学竞争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校外培训机构在近几年的迅速崛起,将学生裹挟入焦虑的洪流之中。“我觉得初中不是应该给那么大压力的时候。”戴志杰说道。

“双减”政策的到来,终于让校内的中小学老师们松了一口气。

刘瑞利告诉南风窗记者,此前郑州的校外辅导机构非常多,校外培训几乎占据了学生约2/3的学习时间。“孩子们周末两天基本上是没有休息时间的,上辅导班是初中学生的普遍情况,有的学生甚至在同一门课会报两个不同的班,真的是内卷得特别厉害。”

失控的校外辅导比拼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管理的缺位与市场的激烈竞争,辅导机构往往以超过正常教学速度的节奏来“喂饱”学生,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推导过程,这对于正常教学而言有着很大的干扰。“学校老师去备课,会认真考虑如何教育学生知识的背景、生成过程、作用,而不仅仅是灌输一个结果。”

作为班主任,刘瑞利要经常跟学生家长们打交道。她明显地感觉到,家长的焦虑与日俱增。一次小小的随堂测验,家长看到孩子的测验结果不好,就会像惊弓之鸟般慌张地给她打电话。在教学工作中,刘瑞利感觉自己有1/3的精力是用来安抚家长的焦虑情绪。

她觉得,校外辅导机构无限放大了家长在应试压力下感受到的刺激,以至于面对风吹草动都如临大敌。这样的压力,最终可能会转嫁到孩子身上。看到校外培训机构得到治理,刘瑞利站在家长的角度,同样觉得有所释然。

河南省实验中学物理老师杨福合是一位有着27年教龄的资深教师。他曾教过11年初中,如今在高中任教。在他看来,初中教育应当更多地尊崇初中生的个性,一味用作业、考试推动并不能实现理想效果。

“我一贯主张的是,物理应该也是非常有趣的一门学科。像初中物理实验比较多,一说做实验,学生们就很兴奋。老师课教得好,学生就会挺崇拜,像小孩一样。”

他在任教初中时,深谙将课堂的氛围变得幽默轻松,活跃气氛;同时也很注重课堂的严谨性,重视语言的叙述是否准确、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毕业多年的学生回忆起杨福合的课堂,依然会将其视为初中时光中最生动有趣的美好时刻。有学生还记得,杨福合曾经在月考卷子上加入了名侦探柯南的元素,令他哭笑不得。

尽管过去了十几年,杨福合依然记得这位学生所说的考题。当时他观察到许多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他为了贴近学生们的爱好,特地进行了研究。发现柯南的故事中涉及了许多中小学常见的物理知识,杨福合就尝试将这些元素融入考卷中。

学生们很吃这一套。比起题海战术、多课辅导,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才是根本之策。做再多的试题达到的效果,可能不如一道柯南所点燃的星火。


图 郭嘉亮 (4).jpg

 课后,广州长洲岛的学生在祠堂外玩耍


不止是学习

对于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的学生们而言,中学回忆一定离不开劳动课堂。

闵敏是初三五班的班主任,她同时还教初一年级的劳动技术课。这是课后服务里一门颇受初中生们喜爱的课程。

近年来,长沙市一直在推进课后服务工作。2019年制定的《长沙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办法》中指出,针对初中阶段的课后服务,要以体艺活动、作业辅导、答疑解惑、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综合实践、科技创新、团队活动为主。

课后服务在其中发挥了两个作用: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是拓展提升的好机会;对学困生来说,会被作为补缺补差的宝贵时间。

闵敏介绍,二十一中的课后服务时间主要是集中在中午以及第八、九节课。中午时间用来答疑解惑,学生遇到难题可以咨询老师;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特色课程主要安排在八、九节课。

“每年初一二年级都有十几门特色课程,学生们的兴致很高。我们一放出选课链接,没几分钟课程就会被抢光。”

闵敏曾经开设过《指尖上的艺术》,带着学生DIY手工艺品,也上过《舌尖上的美食》,动手做甜酒、寿司、粽子以及泡菜等美食;学校的音乐老师曾开设过戏剧课,美术老师带学生一起画油纸伞、剪纸,生物老师则带着学生在屋顶农场种植栽培绿植。

这些活动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而言是难得的动手机会。在上劳动技术课前,学生们都很兴奋。有学生在下课后欣喜道:“我从来都没进过厨房,也不知道怎么做各种美食,现在我会做了,妈妈都表扬我。”

一位文雅同学的妈妈也很认同劳动教育的意义:“现在的好多孩子在家里都缺失了劳动这一门课,学校把这一块给补上,真是想得比较长远。”

劳动文化,正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已经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事实上,劳动的意义不只在于劳动。此前的劳动技术课侧重于单一的技术,2007年以后,新出现的通用技术课引入了更新的理念,劳动教育还可以融合物理、生物、化学等其他基础学科的知识。

“我不只是简单地教他们做会这些劳动,而是在教会的同时,让他们更广泛地去思考其中更丰富的知识内容。比如包粽子就可以联系到端午节,从而联系到端午节的习俗以及文化内涵,这比单一的劳动技术要多一些内容。”闵敏说道。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意义是,劳动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改变,其实和智育得到的肯定一样重要。闵敏在上课过程中发现,有些成绩落后的孩子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但是他们能够在劳动技术课中重新寻找回自信。

“我喜欢跟孩子们说,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你尽力,不留遗憾就可以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你把闪光点展示出来,我们看到了,一定会对你有新的认识。”对于纤细敏感的初中生而言,拥有一次找回自信的机会,会是成长时期珍贵的美好。

 

VCG111191567036.png

2019年2月13日,上海科技馆举办寒假科学营,为小学生送上科普大餐


人生长着呢

夏文心理解现在学生们心中的焦虑:大量的知识扑面而来,他们已经把很多时间用在学习上,似乎觉得自己懂得很多,但不懂的又太多。这种掌握知识的焦虑始终笼罩着学生们。

夏文心是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语文老师。从教17年,每一届学生都在变化。如今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学生,接触到了更广的讯息,也感受着更剧烈的矛盾冲突。“孩子的生活是瞬息变化的,尤其现在社会发展很快,语文也要随着时代而更新,不能固守着一方。”

语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面非常广,更贴近生活,对学生们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渐进式的。夏文心上课喜欢从时事入手,这既要求自己不断跟上时代潮流、国家大事,也给了学生们在课堂上表达观点的机会。

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这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

“我一直比较注重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初中阶段,你不能界定孩子就怎么样了。我看到孩子是不停地发展、不停地变化的。像他们这样的孩子,人生长着呢,什么时候起步都不算晚。”夏文心会用一种从容的目光看待她所带的学生们。

她曾在初二接过一个班,刚开始那个班纪律不太好。有个学生受环境影响,有点厌学,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当他在班里想睡觉,夏文心就不让他好睡,不停地在嬉笑间去提点他:“你不能这样天天碌碌无为。你的特点是什么?你想学什么?”

那个学生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夏文心就说总有一项是行的。学生最后想到自己画画还可以,决定在初二开始画画,后来竟然成功走上了画画的道路。“不在学业上出类拔萃,不代表他在其他方面不出类拔萃。孩子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是只有文化课一条道。”

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了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种优良传统。这所学校曾走出中科院院士施一公等优秀校友。“学长”施一公在校期间也是爱好广泛,除了数学优异,他还多次发表文章,连体育也很出色。

如今,学校发展了文学社、创客社团等30多个影响力较大的社团。夏文心并不反对学生在完成学习之余再去参加社团,她觉得这是学生们所选择的丰富多彩的人生。

“什么是美好的教育?”南风窗记者问过每个受访的老师同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刘瑞利称,实现美好的教育不是说要在具体的政策、条文下规定怎么做,而是每个老师做好每件具体的小事;杨福合觉得,美好的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够认识美、爱好美以及创造美,所有的学科都要参与进来;夏文心认为,如果每个学校都能规范办学,自然能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春天,如果每个教师能秉承美好的理念,孩子们也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从内心来讲,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改变的就是,一定要爱孩子。爱是起点,也是终点。如果没有爱做一个底色,谈什么都是没有用的。”夏文心说道。


版权声明

本刊及官网(南风窗在线)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南风窗杂志社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垂询电话020-61036188转8088,文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