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雪的广州,为何诞生冰墩墩
广州包容和尊重的不单是像曹雪一般的设计师或杰出人士,也包括那些我们日常遇见的普通人。
2022年2月13日,北京降下虎年的第一场雪,冰墩墩在紫禁城外
“义墩墩”收到了曹雪画给他的速写。
2022年2月8日,曹雪和“义墩墩”视频连线时,他请曹雪画一幅他拿着冰墩墩的速写。曹雪如他所愿,画好后通过快递寄给了他。
10天过去后,辻岗义堂,这位因追捧冰墩墩而被称作“义墩墩”的日本电视台记者,开心地在电视直播展示那幅速写。不久前,他对冰墩墩的狂热喜爱给冰墩墩的爆火添了一大把“干柴”。
冬奥会开幕以来,吉祥物冰墩墩的火爆,不输任何一个所谓的“顶流”。这是曹雪和他的团队此前没有想到的。原本以9岁孩子为目标消费者设计的吉祥物,竟然完全突破了年龄圈层。
紧接着,一系列好奇之问接踵而来:冰墩墩为什么突然爆火?这个创意是如何想到的?哪里可以买到冰墩墩?……
曹雪一边接受一天十几次的采访,不厌其烦地回答各种好奇之问,一边在朋友圈为大家对冰墩墩的喜爱表示感动。
而在所有的问题中,有一个问题被频繁提及:没有冰雪的广州为何诞生了冰墩墩?最广为人知的回答是那句:“没有见过冰雪的孩子,可能对冰雪更有想象力。”
但这个问题,既需要曹雪来回答,也需要广州这座城市来回答。
尊重创作,包容生活
对曹雪的采访让人们都知道,广州美术学院团队在19天中交出了16个作品。最后,从全球收集来的近6000件作品中选出了10件,他们的就占了3件。冰墩墩的前身是个冰糖葫芦,后来保留了冰壳,换上了熊猫。
人们不知道的是,创作背后那些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曹雪说,设计的“设”是言字旁而不是提手旁,意味着设计需要思考、观点和表达。换句话说,设计是创意性的工作,是灵感性的创作,而非技术性的。冰墩墩的诞生可以说是一个个灵感的完美结合。
灵感是在过往经验积累基础上的灵光一现,最忌讳的就是外力的干预和设限。不管是创作前还是创作中甚至是创作后的外力干预和设限,都会对作品的完美呈现产生影响。
曹雪体验过不被干扰的良好状态。
2017年,曹雪接下设计广州市LOGO的任务。14天时间,全新的广州LOGO面世,是人们最熟悉的元素—广州塔。为此他遭受过一部分人的质疑。“个别人、个别专家、个别领导说广州应该是这个(木棉花、五羊)”,曹雪告诉南风窗,很多老百姓眼里的广州标志是那些最传统的元素,但他觉得那可能不好代表今天的广州。因为他发现在有关广州的各种新闻或专题片中,第一个镜头90%都是广州塔,这意味着在外人眼中,广州塔代表了广州。
他交上去的方案通过了,一笔没改。后来曹雪去深圳参加GDC全国平面设计颁奖活动,三届平面设计的主席跑来敬酒说:“曹老师,其实我们羡慕广州的成分高于羡慕你,我们这里如果有一个设计师设计出类似广州标志这样的东西,能不能被批准、认可?”
曹雪说,这是广州这座城市的气魄。“所以我在广州标志英文里面埋了一个伏笔,就是那个‘O’(GUANGZHOU),我是把它用彩色点亮的,这就是我对广州的认知,是开放、包容的。”
两年后,这种尊重、开放和包容,又让曹雪带领团队创作出爆火的冰墩墩。
当然,广州包容和尊重的不单是像曹雪一般的设计师或杰出人士,也包括那些我们日常遇见的普通人。
算上今年,老家在河南安阳的苏院斌在广州开了10年出租车。在这之前,他在好几个城市也开过出租车,但有个问题直到他来了广州后再没人问起过—“为什么不在老家待着而跑到我们这里来?”
现在,这句他以前在其他城市老被提及的问题,被很多“老广”的一句“好生意啊”所替代。他知道之前问他“为什么来?”的那些人并无恶意,但每每听到时总感觉他们语气中带着一种优越感和俯视感。苏院斌不喜欢这种感觉,他告诉南风窗记者,广州消弭了他的这种不适感,在这里,他感受到的是人们希望你在这里生活得好,而不是问你为什么要来。
可说来也巧,他在广州10年的生活恰好又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这里办事不用走关系,干啥都方便,政府也愿意听老百姓说话,而且广州是个不夜城,对我们跑出租的来说,机会多。”苏院斌说道。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在广州生活工作20多年,对广州的开放与包容城市特质也深有体会,每个人只要努力都有成功的机会,在广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自在自得。
城市对个体的尊重和包容,不仅提升生活在其中之人的幸福感,也驱动他们的创造力。正如曹雪所言:“广州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广阔,理解问题的角度也更加丰富。”
“好卖才是硬道理”
商业角度是曹雪及其团队从广州这座千年商都中获得的新视角。
奥运会吉祥物除了承载奥林匹克精神和代表举办国历史文化、国家特色外,还有一个商品属性,“好卖”也是吉祥物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之一。因为奥运会举办地都是付出了巨大经济成本,希望可以通过奥运会周边产品盈利或补损。曹雪也坚信,奥运吉祥物“好卖才是硬道理,卖钱不丢脸,尤其是在冬奥会,一定要让吉祥物来卖钱,卖得好就继续赋能和支持我们的冬奥会”。
而它作为一种“商品”,则必然对应着需求。
在曹雪团队设计之初,国际奥委会就告诉他们,历届奥运会吉祥物的消费者是9岁左右的孩子。依此,他们选择了幼年的熊猫形态,并让它憨态可掬。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一硬一软的两种材质,这在历届奥运会吉祥物中从未出现。“它很好玩,两种材质之美,正好是我们讲艺术审美里面一个重要规律—对比统一规律,就是一硬一软、一热一冷、一刚一柔,把对比统一规律高度凝结在冰熊猫身上,所以它就带来了商业性。”曹雪告诉南风窗记者。
而且这种商业性在设计最终成型之前,就已经被冬奥组委市场部的人所敏锐地感知到。“冬奥组委有一个管市场的部长,总是找机会潜伏到文化活动部来打探消息,他始终担心那个带壳的小可爱不见了,因为他有市场敏锐度,生怕带壳的东西最后没选上,可能就变得不好卖。”曹雪说,“所以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的性格),尤其是商业因素,赋予在了熊猫(冰墩墩)身上。”
这也从侧面说明,他们对冰墩墩商业性如此准确地把握,某种程度上根植于广州千年的商业精神。
易中天曾在《读城记》一书中提到,中国传统社会的城市,一般出于两个主要目的设立,一是政治,二是军事。出于政治目的建立的叫作“城”,出于军事目的建立的叫“镇”。“镇”有抑制、用武力维持安定和军事镇守的意思,所以一些扼制关隘和派兵把守的交通要道多为镇。“城”讲文治,“镇”重武备。所以西安、北京等为城,武汉、佛山(佛山地处广州西南部交通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必经之路)等为镇。
而广州是另一种特殊的城市,既不是“城”,也不是“镇”,尽管其建城很早,还有“羊城”“花城”等别称,但它一直以来的定位和城市性质,更像是“市”,市场的“市”。广州历来重视的是商业和商业性的农业、手工业。所以一直以来,它都是一个“大市场”。
“市”是进行买卖的地方,它每天都得进行商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不然就丧失了生命,没有了存在意义。而这种特点就塑造广州人不同于“城”或“镇”居民的区别—城里的人好“说”,“市”上的人好“做”。换句话说就是,城里的人比较务虚,而“市”上的人比较务实。
另外,市场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通过满足人们的需求,让一部分人心甘情愿花钱,另一部分人心安理得赚钱。据此可知,越是成熟的市场,就一定能多层次、全方位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而冰墩墩不仅满足了9岁孩子的“需求”,更是俘获了巨量成年人的芳心。这是作为“市”的广州所赋予它的特质。
于传承中创新
冰墩墩的设计虽选用了最常使用的熊猫形象,但它不落窠臼,加以冰晶壳、冰丝带等创新。这其实是广州对待外来文化的性格—广州总是在保持自己文化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加以本土化,并为我所用。比如广州人喜欢把外来语言“本土化”,创造出诸如“打的”“打波”“迷你”这类中西结合的词语。再如,他们使用汉字,却读粤音。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科带头人、建筑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沈康觉得,冰墩墩在广美的成功诞生有诸多因素,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整个团队对“广美艺术设计现象”内涵和精神的传承。沈康告诉南风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广美艺术设计引进“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基础理念和打造“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使其教育和实践成为全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样板,也形成了所谓的“广美设计现象”。
“第一是务实,贴近生活、服务社会,第二是看重创新创造,第三是它有极强的实践能力。”沈康如此概括“广美设计现象”的特征。而这些都能在冰墩墩的创作过程中找到例证,比如曹雪团队去四川实地观察幼年大熊猫,发现它内八字走路的细节特征,这既是贴近生活,也是长于实践;还比如他们在传统熊猫身上加一层冰晶壳,就是经典的创新创造。
“任何事情都是在一个地方上生发,不能脱离地域文化来谈。”沈康告诉南风窗,“广美艺术现象”之所以能在广美产生,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改革开放的背景;地利是我们处在广州,对外的思想和人员交流,很快打开了眼界;人和是当时有尹定邦这些老师。”沈康说,若再加以延申,广美人设计人的务实、创新和强实践能力,根植于滋养他们的岭南文化。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告诉南风窗,岭南文化的特点突出表现为:文化跟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包容性强;具有开拓、革新精神。
王绍强解释道,背山靠海的地理位置使得广州自古以来就成为理想的商贸之地,而贸易成为城市主流使得文化创造也围绕着社会生产和商业活动展开,在文化性格上就表现为广州人自古至今的务实、精干。商贸活动同时还造就了广州的包容性、开放性,“来广州做生意的人,白人也好,黑人也好,不管是哪里人,做生意成为沟通你我的重要方式”。王绍强说,为了达成合作,广州人形成了懂得包容、理解与尊重等的文化性格。另一方面,为了有更大的发展,广州不断开拓新的领域,而这催生了广州人的开拓和革新精神,正如粤语中所说的“食头箸”。
曹雪也还记得,在冬奥组委会内部宣布他们的作品进入前10强的有3个后,“有一位冬奥组委领导说‘看来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名不虚传’”。曹雪说,从表面上看,他们是在19天内完成了设计,其实背后蕴含着他在广州20余年的生活经历。“我们团队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把广州开风气之先的城市特色不自觉地融入其中,而专家们敏锐地感受到这点。他们看到,我们的团队在原始创意、传统元素的再演绎及衍生品设计上,受城市氛围影响,艺术性和商业性兼具,走出了不一样的路。”
冰墩墩首席设计师曹雪
需要那份温暖
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兼具,是曹雪对冰墩墩火爆原因的其中一个解释,另一个是他觉得冰墩墩传递了一种温暖。2月5日,曹雪转发了一篇关于数百人寒风中排队5小时买冰墩墩的新闻,配文说:“人们在寒风中去等待就是为了最后一刻手上能捧上一份温暖。”
疫情以来,曹雪感受到全世界的沟通在减少,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人们需要沟通,需要一份温暖”。而这次的冬奥会恰好是一个契机,一个好的平台,曹雪说:“冰墩墩诞生在这个平台,所以冬奥会是一个大的概念,冰墩墩是一个小小的载体,可能无形中就承载了我前面所说的需要那份温暖。”
对一个人而言,温暖不仅来自家庭,也来自生活的城市和环境。往往,一个人在城市里感受到的温暖来自它人性化的一面。城市人性化的核心表现在于尊重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这样的城市会让人感觉到温暖,而人长期浸润在温暖的社会环境中,心中自会生出爱,创作中也必然会充盈温暖。
冰墩墩的温暖来自中国文化的温暖,也来自曹雪及其团队成员心中的温暖,而他们的温暖又部分来自所生活的城市—广州,人性化的广州。
一个城市的人性化往往在一些公共服务的细节中展现出来,而且还多是无意间被普通人发觉,很少刻意。南风窗记者的工作,一直都是从广州向四处“飞”,而且很多时候走得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赶”飞机,因而多次在延误航班的边缘来回跳跃,但每次总能“化险为夷”。这得益于白云机场的一项人性化服务—为时间紧迫的乘客提供前往登机口的摆渡服务。好几次在过完安检没走几步,就有摆渡车等候,问你是否是即将起飞航班的乘客,接着就将你送到登机口。这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却让人好感倍增,有时甚至会帮你节省下因错过飞机而付出的经济成本。
不止这些。社交媒体上,有人分享自己违停后,收到交警短信提示,“请立即驶离,超过10分钟未驶离的,将依法予以处罚,谢谢配合!”语气虽带严厉,但行为是人性且温暖的。因为在其他地方,收到的这类短信多是处罚决定,是让你在哪天前交完罚款,而不是给你一个免予处罚的机会。还有人在下班后,准备搭公交回家,本是一身的疲累,但在本地公共交通出行查询App上看到一张笑脸,它提示公交还有几分钟到站,还标识“有座位”。这位姑娘说,“看到后心情有被安抚到。”
所以,在这样一个温暖、包容、务实又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城市,冰墩墩的诞生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版权声明
本刊及官网(南风窗在线)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南风窗杂志社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垂询电话020-61036188转8088,文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