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一场南洋旧梦

今日的槟城,多彩的店屋整齐排列在街道两旁,游客从骑楼中穿过,试图寻觅一场南洋旧梦。

作者:图 文 | 施泽科 来源:南风窗 日期:2025-05-21

百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的闽南人、海陆丰人、潮汕人、客家人、广府人为躲避战乱、讨生活迁徙到东南亚,也就是“下南洋”,闽南话称之为“过番”。时过境迁,当年“过番”谋生的人们,成功将华人文化带向东南亚,闽南文化更是成为了东南亚华人文化的重要部分。

在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槟城,“下南洋”的人们将华人文化拓展,使之成为槟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色彩。

华人宗祠“龙山堂邱公司”,承载了最早一批抵达槟城的华人族群的发展史。在他们的宗祠里,金漆木雕的神龛与嵌着剪瓷雕的燕尾脊,完整复刻了闽南的建筑风貌。

当华人传统文化与马来文化融合,便催生出新的文化体系—峇峇娘惹。华人与当地马来女子通婚,其后代男子称为峇峇,女子则称为娘惹。电视剧《小娘惹》取景地侨生博物馆里,还原了部分娘惹文化的装潢和藏品。闽南花砖的外墙镶嵌玻璃彩窗、中式厅堂的梁柱间垂落水晶吊灯,这座融合南洋、维多利亚与闽南风格的大宅,以满墙奇珍异宝、镀金屏风与西式雕花,具象化了一段文明奇缘。

2008年,槟城乔治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数千座历史建筑被划进保护范围。位于槟岛东北角的乔治市成为了一座涵盖华人、马来西亚、印度文化,以及英国殖民历史的大型博物馆。

今日的槟城,多彩的店屋整齐排列在街道两旁,游客从骑楼中穿过,试图寻觅一场南洋旧梦。许多艺术墙绘,涂鸦在街头巷尾斑驳的墙面上,预示着槟城这座充满历史记忆的城市正在焕发新生。


版权声明

本刊及官网(南风窗在线)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南风窗杂志社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垂询电话020-61036188转8088,文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