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大爆发,一个时代正在开启
技术追赶的道路很艰巨,也很漫长,寒武纪只是一个开始。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就像它的名字—从此,生命就爆发了。万物皆将相继而生。
寒武纪在2025年8月28日一跃成为A股“新股王”。这家诞生于北京科学院南路6号一间小屋里的年轻公司,在2015年研发出了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10年后,作为国产AI芯片设计龙头,寒武纪的股价不仅在过去3年的时间里,暴涨了近30倍,而且一度打破了“茅台魔咒”。
寒武纪所创造的这一波巨浪,极速上扬,又极速回落,在让投资者抑制不住为其疯狂的同时,也让人担心其价格与价值偏离可能掩盖的诸多泡沫,质疑它的入不敷出,还有不理性的投资情绪。但需要正视的是,股王更迭的另一面是估值逻辑的重大变化—中国科技公司引领市场风向和经济发展驱动力的时代正在到来,尤其在中美AI竞争的格局之下,政策、技术与增长周期叠加带来的国产替代进步已是肉眼可见。
众所周知,美国通过出口管制,禁止英伟达H100/H200等顶级芯片对华销售,企图削弱中国国产大模型训练的能力。但出乎管制逻辑的剧本设定,今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形成了阶段性的弯道超车,改写了刻板的叙事和所谓共识。以不及OpenAI近1/20的算力成本,DeepSeek打破了经由高端算力芯片构筑的铜墙铁壁,让业内意识到,一直以来都依赖大力出奇迹的资产成本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应用依然可以为王。
而且,让硅谷陷入焦虑的DeepSeek,还证明了一点:中国的AI发展并没有落后美国太多。恰恰相反,博弈的格局在政治的摩擦中悄然改变。今年5月,黄仁勋感慨称,4年前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高达95%,如今只剩50%了。而英伟达腾出的空间,则让国产替代的路线明朗了起来。
当芯片国产化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时,我们看到,在“十四五”规划与万亿产业基金的助推下,从材料、设备到设计软件,补短板呈现加速度状态。其中,华为昇腾、寒武纪、百度昆仑芯等本土厂商抓住了机遇,只是由于获取先进光刻机受限,它们转向了其他路径。
今年6月,任正非在接受 《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尽管“我们单芯片还是落后美国一代”,但“芯片问题其实没必要担心,用叠加和集群等方法,计算结果上与最先进水平是相当的”。系统思维和工程能力的创新理念,在现实中爆发。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国产AI芯片出货量同比增加40%。摩根士丹利在今年6月的一份报告中预估,中国人工智能GPU的自给率将从2024年的34%上升到2027年的82%。
就在人们为新股王“接风”的同一时期,容易忽视的是,国家层面的行动正在展开。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了“三步”发展目标:在六大关键领域的AI应用普及率,2027年超70%,2030年超90%,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按照发展目标,中国经济将因此获得巨大的机会,一场属于“再次连接”的超级革命即将在下一个10年到来。它好比上一个10年的“互联网+”,甚至会比互联网浪潮带来的颠覆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
相比中国独一无二的优势,放眼全球,缺乏算法和软件顶尖人才,导致了日本的汽车、机器人难以迈向智能化;缺乏全产业链优势,以及没有足够市场规模来摊薄巨额研发和生产成本,欧洲光伏企业难以与中国企业竞争;缺乏产业链协同配合,也是苹果公司不得不终止了10年造车梦的原因之一。
大浪必然淘沙,10年屈指可数。令人欣慰的是,自2022年掀起AI浪潮以来,大量资本被吸引,市场在狂热与理性之间反复摇摆,警惕着虚假的繁荣。未来10年,可以预见,那些修炼内功的企业必然会借助中国优势,一边在创新的跑道飞奔,一边迅速实现商业化落地,最终开启新的时代。
回到当下,寒武纪的股价表现确实是中国AI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但需要反复提醒的是,我们在前沿技术、关键能力上仍与世界顶级水平存在差距,没有必要过度神化“寒武纪们”。技术追赶的道路很艰巨,也很漫长,寒武纪只是一个开始,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就像它的名字—从此,生命就爆发了。万物皆将相继而生。
版权声明
本刊及官网(南风窗在线)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南风窗杂志社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垂询电话020-61036188转8088,文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