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阅读

我们从未失去阅读,因它正是人类的肋骨。

作者:南风窗编辑部 来源:南风窗 日期:2025-10-16

正如人们往往在一个器官生病时才真切感知到它的存在,我们要在阅读已成一个问题的时候,才得以重新审视它。

印刷术的诞生塑造了人类文化传播的方式,书籍潜入日常生活的底部,曾经像我们的脚、我们的眼、某个外置的大脑,亲密而可靠地支持着我们,直至步入新的信息革命。犹如某种寓言,书籍推动的文明发展却造成了它自身的摇摇欲坠。很快,我们在膨胀的信息和快速的变迁中,逐渐感到了我们的跛、我们的盲,以及前时代与当代的错位造成的困惑。

这个感觉让我们别扭。出于某种生存的本能,我们想“找回阅读”,找回那个我们熟悉的世界。

如果阅读的含义等于“读纸质书”,这个行为一定会被保留下来吗?对此,我们无法提供答案,并且并不乐观。有太多的故事和数据显示,我们正在被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塑造,捧读和翻页,可能会成为古典的动作。

但与此同时,在这次找回阅读的行动当中,我们却发现,阅读背后隐藏的某种本质,不会轻易消逝。

需要阅读的本质,是我们需要精神性的生活。

无论是观察21世纪社会的学者,还是乡村里睁大迷茫双眼的孩童,无论是双非院校里不再相信自己能出人头地的年轻人,还是每个在地铁上刷着短视频直至麻木的上班族,他们在同样的意义上需要阅读——在庸碌的凡世找到人生的超越性。

如果找不到这个超越性,我们就会在生活里溺水。真正让人恐惧的不是新的平台和新的工具,而是一个在新的世界里被工具俘获、不再思考自身存在的自己。

必须承认,在当下,去思考“阅读有什么用”是一个不乏痛感的问题。

但我们需要这种痛苦,正如我们需要一次直抵心灵的阅读体验,像针刺一般,提醒我们,生活是真实的,并非数字,并非虚幻。在这种微妙而珍贵的痛楚之后,主动性会降临,读书能让人感到独立而自由。它有一种独特的浪漫,正如王小波所说的,此生此世不够,我们还能一起,眺望那个诗意的世界。

作家格非曾在书里记录过泰戈尔的一首小诗:“如果你在黑暗中辨不清方向,就请你拆下你的肋骨,点亮它,成为火把,照亮你前行的方向……”

我们从未失去阅读,因它正是人类的肋骨。


版权声明

本刊及官网(南风窗在线)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南风窗杂志社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垂询电话020-61036188转8088,文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