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

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学习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成为共识。但随着时间进展,苏联模式的缺陷也在持续暴露,经验积累起来后,自主的呼声也在增强。

作者:吴阳煜 日期:2021-08-20

0802ae88.jpg

1953年,鞍钢机械总厂的革新能手王崇伦(右一)和工人们一起研究改进工具和生产的方法


1960年8月16日,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在军乐团演奏的苏联乐曲《马刀舞曲》映衬下,周恩来总理在各桌间巡回,端着酒杯向每一位即将回国的苏联专家祝酒,对他们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我们分开了,但相信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永恒的。”

随着乐曲声落,在这场以周恩来个人名义举办的告别宴会上,全场响起长时间的掌声,更有一些苏联专家泪洒当场。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样一句口号,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可以称得上妇孺皆知。

1950年2月,中苏正式结盟后,两国大范围的广泛合作与援助计划随之展开。从1949年到1953年,在接受苏联的直接援助之外,向苏联学习的政策主张也在坚定推行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继而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也逐渐成形—这无疑提振了国人的信心,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更为普及地推广对苏联经验的学习。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在赫鲁晓夫新政策的影响下,中苏关系进入到更为亲密的阶段。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包括冶炼、石油勘探和机械工具等方面在内,有4000多项苏联技术通过两国合作交流的方式,输入中国。

和中苏关系的进一步升温发展相适应,中国也愈发强调向苏联学习的重要性乃至必要性,向苏联学习在全国范围内成为共识。

但随着时间进展,苏联模式的缺陷也在持续暴露,经验积累起来后,自主的呼声也在增强。


工业化“华山一条道”

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工业力量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苏联的直接援助发展起来的,学习苏联运动的重点自然也是落在经济领域。从1949年到1953年,中国侧重于学习苏联经验,以尽快恢复经济。

1952年编制“一五”计划时,中国就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建设战略。因此,在国内特别着重学习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理论、具体经验和技术,借鉴建构相关的基本制度,来完成“一五”计划目标。

经济基础极其孱弱,又面临西方国家外部封锁,必须看到,对于当时的新中国,要想实现工业化,效仿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几乎是唯一选择。

发展重工业,要有大量资金支持,而要在短时间内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只能实行集中式的财政、金融和投资体制;发展重工业也需要大量的工艺技术和管理人才储备,这要求必须采用高度集中的劳动人事制度,对大专学生统招统分;为充分保障粮食、原材料和能源物资的供应到位,还要求对主要农产品建立统销统购体制,对煤炭、生铁、铝和木材等物资建立高度集中的调拨体制。

发展重工业需要苏联的援助,这也要求中国在经济体制、工作方法、工作程序上,与苏联方面保持衔接。苏方何时交货、何时进行设备安装及试运行,都要按照计划来一一对照执行。中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必然性,逻辑就很清楚了。

当时技术干部非常紧缺,严重制约着国家经济的恢复。新中国从国民党手里接收的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总共为2万人左右,其中大部分人的政治思想需要教育改造,甚至还有一些顽固的反动分子。在新中国率先恢复建设的鞍山钢铁联合企业,70位工程师中有62人是日本技术人员,是伪满时期遗留下来的。

在人才层面,自力更生尚需时日。有大批苏联专家参与在华生产建设和指导工作,他们的到来,缓解了燃眉之急。同时,新中国初期的国家管理制度,大体都是依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经验,和更为先进的技术,无疑加快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速度,使得参与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显露出向上的新气象。


日式炼钢到全面仿苏

在重建最为关键的基础设施方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钢铁工业勉强能修复生产的仅有7座高炉、12座平炉和22座小电炉,生产能力所剩无几。

战争创伤对新中国工业基础的破坏是巨大的,由于工业设备不配套、分布不合理和供销不畅通的缘故,即使在相对完好的工业企业,设备利用率也不到50%。

聚焦在钢铁工业,经过苏联专家的指导,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全国各地钢铁企业的产品合格率获得极大提升,甚至还有部分企业炼铁炉的生产能力,突破了最初设计时的产量。

前身为西北炼钢厂的太原钢铁厂,在解放前年产钢最高仅1.6万吨。作为一家大型国营钢铁联合企业,从1949年10月至1955年底,该厂共计接收包括煤焦化学、炼铁、炼钢、铸造等方面的49位苏联专家先后进驻。苏联专家们提出技术改进建议超2200件,落实这些建议,遂成为太原钢铁厂学习引进苏联技术的主要方式。

但职工能否真正听取苏联专家的建议,关系到技术改进的效果。在当时,这并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1949年之前,工厂、矿山的技术思想和操作规程因袭美、英、日等国为主,工程技术人员大都对这些国家盲目崇拜,而对苏联的生产经验和理论持抵触或怀疑态度。

具体到太原钢铁厂,早期对苏联专家的轻视更是严重。1945年对日抗战胜利后,山西的阎锡山留用了大量日籍工程师从事技术研发、指导工作。太原解放后初期,该厂仍有数十位日籍技术人员居于高位,本土的高级工程师亦普遍具有留学日本的经历。因此,太原钢铁厂长期奉日本技术为圭臬,苏联技术无法获得职工的认同,专家建议亦遭到排斥抗拒。

在共和国建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全国各地的厂矿领导普遍缺乏管理大型工业企业的经验,对生产事务并不熟悉。在太原钢铁厂,厂内的领导干部也存在这一问题,对于落实苏联专家的建议缺乏重视度。更有甚者,苏联专家来考察时,由于陪同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不能充分理解专家的建议,致使相关记录存在不少错误或疏漏,由此严重影响建议的贯彻落实。

但太原钢铁厂在组织职工现场观摩苏联专家的技术演练后,员工们亲眼见证了苏联技术的优越性,先前的态度有所转变。如一位苏联专家赫力浩夫采用镁砂烧结炉替代日本冷打炉底,在缩短冶炼时间的同时,还延长了炉体寿命,使得炼钢部职工感叹:“还是人家行,到底是苏联比日本的技术高。”

不仅如此,苏联专家要求炼钢部将平炉炉底刷成白色,煤气一旦泄露,很快便可被发现,从而有助于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率—专家们提出的这种看似微小的建议,基本都发挥出重大的作用。电炉炼钢部冶炼、出钢、焦作、锻造等流程全部采用苏联技术并胜利出钢;苏联专家迅速设计出铸钢厂房图纸,这些肉眼可见的改进和优化,对太原钢铁厂的干部和职工触动很大,由此激发起职工学习苏联技术的兴趣。

中央钢铁工业局高度重视各厂家对苏联专家建议的执行情况。在钢铁工业局的指导和敦促下,太原钢铁厂也愈发重视苏联专家的建议,落实推广措施亦得到补充完善。那些对苏联技术持怀疑态度的职工逐渐信服,在炼铁、炼钢、耐火等环节,对专家建议的执行率高达80%以上。

通过落实苏联专家的建议,太原钢铁厂扩充了产品生产种类,能够冶炼的钢种由解放前的1种增至1955年的27种,平炉、全炉报废事故近乎消灭。综合来看,该厂贯彻落实苏联专家建议的机制日臻完善,逐渐实现由日本技术主导向推广苏联技术转变。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太原钢铁厂成为当时全国唯一掌握矽钢冶炼技术的企业。

应该承认,将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移植到国内,适应了当时集中力量有限发展重工业的需要,保证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实现,完成了迅速实现工业化的战略任务。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到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时,中国的社会总产值相比1952年增长了70.9%,其中农业产值的比重下降至33.4%,而工业产值的比重则上升到了43.8%。这期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8%,而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5%,相较过往历史,这是工业与农业增长最快的时期。

到此时,新中国初步建立了全国工业体系,电子、船舶、有色金属等行业相继投资建成,而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等过去没有的一些重要工业部门,也都实现了从无到有,新中国经济以农业、轻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得到升级。需要承认,通过全国人民向苏联的学习,中国的国家经济结构和工业技术水平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无条件适合中国的。自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以来,针对苏联经济发展中的失误,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暴露的缺陷,中国都提出了走自主工业化发展道路的主张。可由于在治理经验方面的欠缺,加上长期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在实践中,难以迅速走出一条自主工业化的路子。


0714ae00.jpg

1956年7月14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出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全厂职工夹道欢呼


淹水事故暴露苏联经验局限

特别是移植苏联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在50年代,使中国的轻重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合理比例、结构受到一定损害。随着反思学苏运动的声音越来越高,河南焦作中马村竖井工程建设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在往后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不容忽视。

1955年9月20日,焦作市东郊。在距离市区8公里的太行山南麓冲积坡地上,中马村竖井主井正式破土开工。作为“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华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中马村竖井被寄予相当高的厚望和意义:该矿井建设投入生产之后,将为新中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供给输送大量能源。

在矿井开工典礼大会上,参观的人们高声喊着:“一年后就见煤了!”按照计划,中马村竖井工程项目计划在1959年前完工,设计年产煤90万吨。并且,在苏联的援助下,竖井将实现全部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和机械化。

始料未及的是,开工后,中马村竖井的建设之路坎坷,历经事故、停建等波折,延至1970年7月,才简单投产。其中,尽管苏联专家曾在援建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却也是在其消极影响下,导致了竖井1958年两次淹井事故的发生,造成中马村项目长期亏损,带来相当大的经济损失。这也暴露了苏联专家技术经验的局限性所在。

必须要看到,中马村竖井是在苏联专家的直接帮助和参与下建设起来的。1955年下半年,来自苏联采矿、机电等方面的工程师陆续到达竖井工地,开始指导工程建设,使得苏联经验在工程技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得以传播开来。然而,煤矿工程建设复杂性极高,同时在客观上,焦作煤矿还存在井深、岩石支离破碎等特点,给施工建设带来巨大困难。

可在竖井建设期间,苏联专家从设计环节开始,就对该矿井项目的实际推进产生了偏差。就连苏联方面也认识到,“到中国考察结果表明,由于人选不当,把一些专业水平不高的顾问派到了中国。”对中马村竖井的设计,是专家们在苏联进行的,并没有对中国国情进行详尽参照,却有意识地想要把其建设成为中国的“顿巴斯”煤田,因而在排水设计上存在不合理之处。

苏联专家未对中马村竖井的地质状况予以重视,也没有吸取此前开采煤矿的教训,最终麻痹了自己,在面对两次突如其来的淹井事故时,明显准备不足,没有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淹水问题。同时,在设计时,矿井水平标高不合理,并不符合生产要求,使得留煤过多,造成煤炭资源浪费。并且,井筒位置设计也有不科学之处,埋下运输线过长、通风任务大等隐患。

1958年3月23日5时许,竖井在水下掘进临时水仓时,煤层底板发生突水事故,涌水量达105立方米/分钟,造成经济损失134.6万元。等到9月9日,矿井积水被排至井底,矿井才开始恢复建设。可同年10月17日,在掘进井下电机车车库时,又发生了第二次淹井事故,使得竖井建设再次中断,标志着苏联援建竖井工程的彻底失败。

中马村竖井项目由此“停建下马”。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状况,没能制服淹井的苏联专家陆续撤离。在撤离时,专家们以“矿井的水文地质资料不清”为由,对矿井宣判“死刑”,认为中马村竖井不能再生产,矿井将被永远废弃。

在这种情况下,焦作市委和矿务局没有放弃排水的努力,对中马村矿进行数次设计修改,并在井下勘察时掌握了每分钟水位上涨45厘米的第一手水文资料,为排水复矿创造条件。终于,1970年7月10日,中马村竖井历时十多年的建设,终于简易投产。随后1971年和1972年,竖井又进行了扫尾工程的建设,使得竖井达到年产100万吨的成就。

可以说,上述苏联援华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为“一五”计划完成新中国工业布局结构,发挥了主要作用。

同时也应看到,它们都是在发起学习苏联运动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开始的。进入自主建设阶段后,新中国学习反思外国技术、体制与独立自主的过程,为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找到适合自身现代化的新体制,奠定了基础。


VCG111329285882.jpg

1956年,辽宁鞍山钢厂工人冶炼钢铁


“以我为主”探索新经济模式

1956年,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提出了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问题。对此,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指出要鉴于苏联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对苏联经验进行科学分析。中共领导人开始公开批评苏联的一些错误做法,表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逐步转为“以我为主”。

从宏观层面来看,通过对苏联的这种强调动员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效仿实践,中国成功建立起单一公有制结构,将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收归国家所有和支配。

但与此同时,弊病也很快显露出来:在经济活动中摈弃和排斥市场力量后,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相互促进和补充也随之消失;行政权力驱动的计划管理之下,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损害和打压,特别是地方和基层组织生产的积极性,遭到很大程度上的压制。

公有制经济不要一纯到底,从对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辩证否定和突破出发,这成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先声。到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围绕领导人反复强调的“以苏为鉴”,中国就宏观经济的制度设置、机制运行和发展模式等不同方面,开始新的探索。

特别是中共八大规定,关于总体经济模式,在主体实行集中经营的前提下,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分散经营作为补充。

要超越苏联模式的局限,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系统性探索,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不懈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05

2.刘琪.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的高潮”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05

3.石文文.19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运动评述[D].天津师范大学,2009.03

4.卫磊.1945-1955年太原钢铁厂推广苏联技术初探[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1期

5.陈晓刚.鞍钢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科学,2012.11

6.李洋.河南焦作中马村竖井建设(1955-1970)[C].北京大学史学论坛文集,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