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必将重归文明中心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我们回望这个近代史以来的争论,如今可以下一个不可能被逆转的趋势性的结论——中国必将重归文明中心。

作者:肖郎平 资深媒体人 来源:南风窗 日期:2025-09-10

近代屈辱史对中国国民精神的冲击是巨大而深远的。马克思对近代中国是持同情态度的,他谴责西方侵略者对中国发起鸦片战争,同时也指出一个无情的事实:“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

这种集体屈辱,在很大程度上撕裂了中国。一部分国民负重奋起,始终身怀崛起的热望,另一部分国民因自卑而仰望西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内部因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争论,有西化派,有国粹派,有新儒学派等。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我们回望这个近代史以来的争论,如今可以下一个不可能被逆转的趋势性的结论——中国必将重归文明中心。

实际上,亚洲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成熟的文明地带之一,古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轴心时代”的理论,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伟大的思想家,都对人类关切的问题提出独到的看法。

雅斯贝尔斯既想打破又没有完全打破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他否定轴心时代之后的中国文化,一边倒地高度称赞西方工业文明。

幸运的是,今天的中国,不但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的目标,而且迈向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新时代。

当然,我们很清楚,中国重归文明中心不是历史的简单回归,不是民族主义的盲目乐观。2006年,在国学热兴起之际,汤一介曾经对媒体发表看法说,我们要记住,不能只要国学。只讲国学,我们就孤立自己了。“欧洲文化中心论”破产了,不能再搞“中国文化中心论”。这是不明智的,也做不到。

笔者认为,汤先生这番话我们也要辩证理解,不能只要国学、防止文化孤立的方面,无疑是对我们保持清醒的诫勉,但是不能误解为中国不是、也不会成为世界的文明中心—重归文明中心和“中国中心论”不是一回事。客观地说,任何时期全球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总是不同的,必然出现多个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我们要避免两种极端思维。一种极端思维是认为,“西方中心论”在衰落,“中国中心论”可以取而代之。另一种极端思维是认为,害怕被误解为“中国中心论”,不敢讲中国成为世界的文明中心。

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四小龙”崛起之际,李光耀、马哈蒂尔等提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亮明了亚洲对西方中心论价值观说不的文化态度。这一文化主张的声音在亚洲遭遇金融危机之后一度沉沦,如今,又伴随中国复兴和世界经济中心东移亚洲的趋势,再度浮出水面。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初步实现了五四运动提出的民主和科学两大目标,成为东方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不再是被西方先生暴打的学生。对中国来说,对我们当前和今后的几代人来说,如何再造传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时代的使命,更是必然实现的目标。

中国重归文明中心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很多人知道著名的“李约瑟之问”,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李约瑟还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曾极力主张的是,今天保留下来的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中国社会的精神气质和中国人的事事物物,将对日后指引人类世界作出十分重要的贡献······我再一次说,要按东方见解行事。”


版权声明

本刊及官网(南风窗在线)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南风窗杂志社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垂询电话020-61036188转8088,文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