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水平开放,大国现代化的理性选择

不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既是中国自己独立自主所作出的理性选择,也是我们对全球经济承担大国责任的体现。

作者:南风窗常务副主编 谭保罗 编辑 | 赵义 日期:2021-08-12

2020年,我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数字依然让人感到鼓舞。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8.3%。这一增速,当然和2020年因疫情导致的基数较低有关,但即使和2019年一季度对比,我们也增长了10.3%。


图片

2018年1-4季度至2021年第1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不但富起来了,而且也开始强起来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中国经济都是全球经济不可替代的核心推动力量。在全球的科技创新比如太空探索、新冠疫苗研发等领域,日益强大的中国力量不断给世人带来惊喜。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消除贫困的这一领域,中国更做出了让全球瞩目的壮举。

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极,中国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我们进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显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有这个自信。


01

新的开放


2018年5月,特斯拉在中国上海启动了超级工厂建设。这家公司被看成一条鲶鱼,杀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混战之中。

特斯拉超级工厂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大潮中的事件之一,但它太特殊了。为什么?一是它代表着中国在一些产业上进行弯道超车的雄心;二是代表一种以开放倒逼产业发展的高超产业策略。

首先,新能源汽车愈发成为全球科技界最大的风口。特斯拉的股价把马斯克送上了全球首富的位置,而中国的电池第一股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同样成为了“香港首富”。新能源车的确是风口,它代表着财富的爆炸和人们对更环保出行工具的期待。对中国来说,它的意义尤其重大。

传统能源汽车的时代,我们奉行以“市场换技术”的理念,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已经非常庞大,汽车保有量也十分可观。而问题在于,除了吉利收购沃尔沃这样的极少数案例之外,全球市场还缺乏真正的“中国制造”中高端汽车品牌。


图片

2021年4月20日,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比亚迪展台前人潮涌动


新能源车是一个机会。新能源车的技术直接颠覆了传统能源汽车的条条框框(比如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等),后来者完全可能依靠巨大的市场体量掌握先机,实现技术领先,从而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然而,事情是曲折的。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了大力的扶持,但各种“骗补”现象开始出现。

于是,特斯拉来了。在分析者看来,中国引入特斯拉犹如引入一条鲶鱼,特斯拉通过中国工厂的低成本、大规模制造,得以大幅降低成本,然后将直接与内资新能源汽车公司短兵相接。唯有如此,才能用一条鲶鱼倒逼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发愤图强,以技术来胜出。

目前来看,特斯拉的引入的确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国内的不少车企也开始直面特斯拉的竞争,在技术和消费者体验上开始下功夫。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作为全球炙手可热的科技公司,它在中国的大笔投资,无疑给全球资本释放了明确的信号,中国对外开放的姿态一直没有改变。

与特斯拉上海建厂同样的2018年,海南开始正式建设自贸区。从地理面积来讲,这是中国最大的自贸区。海南从经济特区到自贸区,这意味着开放的力度之大。

实际上,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中国对外开放一直都在不断推进,自贸区的建设只是一个显著的符号。自贸区不同于以往的保税区,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更加丰富。保税区一定程度上讲侧重于货物的贸易,而自贸区则不同,它还包含了服务贸易等更加广阔的可能性。


图片

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是国务院1992年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


各地建设自贸区的大潮始于2013年,之后,在关于自贸区的讨论中,服务贸易尤其是金融服务业时常占据着焦点。金融服务业进入自贸区的讨论范围,代表着新一轮的开放正在酝酿。因此,自贸区建设的意义极其重大。

显然,我们很清楚,作为全球第二的经济体,唯有把自己置身于全球自由贸易的大系统之下,互惠互利,全球协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思考很多问题的起点。


02

开放很重要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根基,它更加离不开“全球背景”。

就制造业总量而言,中国已是世界第一。把时间拉回30年前,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6.0%,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制造业先于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第二”。

2010年,也就是中国经济总量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的这一年,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进一步提高到19.8%,跃居世界第一。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图片

2021年4月28日,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一企业的工人正在赶制产品订单


总之,经济的发展,必须被放置在开放的背景之下来看,两个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开放的意义。

第一个是在2009年,中国的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出口第一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世界工厂”。

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都先后当过“世界工厂”,而现在是中国。

另一个数据是2021年第一季度,出口成为了一季度数据的重要贡献者。一季度,我国货物出口4.614万亿元,同比增长38.7%。在之前的2020年,

出口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经济在疫情之下一枝独秀,离不开出口的贡献。

出口数字的背后说明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制造业是中国经济之本,这个事实从未改变。第二层意思同样值得重视:中国经济离不开制造业,而制造业离不开全球市场。换句话说,不断推进对外开放,对接全球市场,这是中国经济崛起的重要基础。


图片

工人在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机总装车间作业


开放远不止对接全球市场这一维度,它不但包括了资金、货物和服务的双向流动,还包括了各个领域与全球的交流。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腾飞,与高水平的开放密不可分。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符号性城市,它一开始就是外向型的。蛇口工业区被很多人认为是深圳发展的起点之一,而最初的蛇口就是典型的“三来一补”外向型经济。“三来一补”并非毫无用处,它通过吸引境外资金,让深圳的第一代企业家和创业者学习了和世界接轨的工厂管理经验,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和管理上的“外溢效应”。


图片

2004年5月8日,广东深圳,蛇口工业区,六湾岸边停泊的“海上世界”“明华轮”游轮


另一方面,深圳的知名企业从创业开始就将市场定位为两个市场,一是国际市场,二是国内市场。实际上,在创业的最初阶段,很多人都将国外市场作为主攻方向。以华为为例,其在高峰时期,海外市场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一度超过了60%。为何如此?很大程度上在于企业家的务实。

在改革开放初期,比如1990年代中期之前,国内通信设备市场发育速度并不算快。直到1990年代末,我国电信业才进入分拆改革,直到20世纪最初几年,几大主要通信运营商才基本定型。这时,大家才展开真正的竞争,并不断扩张版图,从而也推动了通信设备市场的爆发。在此之前,华为和中兴都把力量放在了海外市场。

对海外市场的看重,并非深圳企业家所独有。改革开放以来,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服装等领域,海外市场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都扮演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图片

位于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一派忙碌


一个必须注意的数据是,从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时间,中国的GDP增速从未低于9%。这一持续10年的高速增长非常引人注目。即使对比其他体量相对更小,更容易以国际市场来推动高速增长的东亚经济体比如日本、韩国来说,中国的这一时段的增长也毫不逊色。

对外开放的作用是多面的。最直接的价值是带来世界市场,同时也带来全球的资本、管理经验和技术,对中国这样一个超大型经济体而言,开放的价值不言而喻。在新的时期,中国的开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这种开放将推动中国经济再次步上新的台阶。


03

开放的自信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商品市场和全球的对接速度可谓迅速,全球商品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助力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千家万户,而中国市场对外资和外国商品的开放,同样对全球经济的繁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商品市场相比,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或者说国内金融市场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对接,同样重要。

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崛起,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一些外国金融资本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愿望与日俱增。中国也不断扩大开放,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金融开放的过程中,两个问题必须有足够的认识。首先是开放的程度和速度,尤其在一些特殊领域更是如此。亚洲金融危机的历史教训说明,金融安全是每个经济体都不能忽视的大问题。

某种意义上讲,实体经济的问题比如暂时的产能过程、经济过热等,它们是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去缓和与化解的,但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则会导致经济的深度衰退。

因此,国内金融市场在一些领域的开放不可一蹴而就。比如,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资本项目开放一直保持着关注,但资本项目开放是一个必须谨慎推进的过程。特别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博弈加剧、国际资本流动更加充满不可控性的时代,资本项目的过快开放将可能给一些经济体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因此,这一领域的开放一定是渐进式的。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我国一季度吸收外资同比增长近四成(图源:新华社 制图:梁晨)


另外一个关于金融市场开放的问题是对“狼来了”的担忧。中国入世之初,商业银行领域集中出现过这样的担忧,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很多银行已“技术上破产”,根本无法和外资银行竞争。但20年后,中国人发现“狼来了”完全是一个伪命题,外资银行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利润总量,相对于内资银行都是“九牛一毛”。

为什么?首先是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银行是一个极度讲求规模经济的行业,规模意味着资金成本和单位管理成本低,也就意味着利润高,利润高也就意味着新的扩张有了资源,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内资银行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股份行都是走的这条路,但外资银行在网点扩张上明显很慢,同时,大客户开拓也不尽如人意。

外资银行发展缓慢的原因,必然是复杂而多维度的,对此不作过多讨论。

但这个“狼来了”伪命题至少说明,随着中国很多产业的崛起,中国同行并不怕外资的竞争。即便在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等金融领域,也是如此。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最显著的一个事件,就是对外资控股证券公司的开放。


图片

证券公司外资持股比限制放开


2020年4月,我国正式取消证券公司中境外股东的持股比例限制,符合条件的境外金融机构可申请设立外商独资证券公司,这无疑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划时代的大事件。

除了证券业,金融业另外两大支柱基金业和保险业的对外开放也在不断推进。2020年以来,多家外资公募基金便在上海设立。

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自信的重要试金石,中国不断推进对外开放的背后,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幅增长,也是一种经济自信的表现。未来,不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既是中国自己独立自主所作出的理性选择,也是我们对全球经济承担大国责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