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岚县:聚红色星火 燃燎原之势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今年以来,山西省岚县界河口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补短板、固根基,扬优势、抓示范,将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对照“从严”标准抓党建
提升政治引领力
严格思想教育。全镇认真落实“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龙头任务,制定年度、月度详细学习计划和任务清单,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成员领学、党支部促学、集中研学、党员自学“四学联动”机制,全年共开展集中学习68次,专题研讨18次,举办讲座7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15次,全镇党员宗旨意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明显增强。
强化责任落实。年初,镇党委谋划全年党建工作,制定了《2024年界河口镇党建工作要点》,以交叉督导和督查评比为重点,进一步细化靠实了各党支部党建工作措施和责任,做到党建工作与全年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
同时,全镇坚持每季度开展1次村党组织书记“三诺三评议”承诺事项推进会,推动党支部书记切实履行好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同时对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严格整顿,积极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进步。
严肃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等活动,同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作用发挥,确保政治生活严肃有序开展。
坚持“强基”导向建体系
提升基层组织力
推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按照“五办一站两中心”全面理顺全镇人员归属,明确职责分工,形成高效运转的基层治理体系;成立党建工作办公室,党委副书记统筹谋划,精兵强将高效落实,形成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的良性循环格局。
深入开展“双培双带”发展战略,先后从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青年等人员中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28名,确定重点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名,并依托乡镇党校,对全镇577名农村党员及后备力量开展村“两委”干部轮训及党员轮训,有效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和履职本领。
▲界河口镇党委书记韩玉军与选调生谈心谈话
▲东口子村党支部书记梁垚丽(右一)开展防汛工作
注重加强对青年干部、后备力量的培养锻炼,安排他们参与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中去,建立一对一导师帮扶机制,定期组织交流分享会,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深化“改革”思维促治理
提升基层创造力
“三农”固本,产业兴旺助振兴。以“一村一品”为切入点,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运用红(沙棘)、褐(土豆)、棕(榛子)、绿(蔬菜)、黄(糯玉米)“五色产业”发展思路,推动全镇村集体每年增收19.5万元,同时开展消费帮扶活动,以产业兴旺富农兴镇促振兴。
文旅融合,彰显特色铸品牌。以东口子村 “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 和沙棘产业为亮点,党支部引领群众扩种精产,联动楼坊坪、岔上等村的原始生态景观,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产业观摩、非遗民俗等一批特色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构建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与岚县 “土豆花开” 文旅项目 “美美与共”,大幅拓展客源版图,释放文旅发展澎湃活力,提升县域旅游竞争力。
治理升级,精细服务强根基。坚持党建引领,投入300余万元为各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站式”办理,涵盖社保、民政、农业补贴等业务,方便村民办事;统筹网格化治理等基层力量,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不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理念,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奋楫扬帆再出发,笃行不怠启新程。下一步,界河口镇党委将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把政治建设融入日常、做在经常,让全面推进党建工作和中心任务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全面发展。(界河口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