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川县文安驿: 卫生院“不打烊”,24小时的全天候守护

作者: 统筹/田乐乐 惠智伟 日期:2025-01-06

 乡镇医院如何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帮助群众更有效地“治疗”疾病、更好地“管理”健康?12月30日,延川县文安驿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们经历了紧张忙碌的一天,用成功转诊三名病人的实际行动交出自己的“答卷”。

image.png

24小时,医疗服务“不打烊”

“刚开始我们心里都非常慌乱,因为是凌晨,患者又意识不清。直到看到张医生熟练地为患者进行诊断,我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文安驿镇卫生院后勤人员白永岗回忆道。

“别着急,慢慢说……”凌晨4点58分,天刚蒙蒙亮,面对着急的民警和意识不清、无法进行沟通的患者,文安驿镇卫生院内科医生张悦在了解情况后,立即投入到量血压、听诊等紧张的救治工作中。

鉴于卫生院条件有限,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张悦向延川县人民医院申请转诊进行进一步治疗,6点10分,患者王女士坐上了开往延川县人民医院的救护车。

精准诊断,绿色通道更“及时”

“多亏了杨医生细心,及时发现我老伴得了心肌梗死,安排我们进行了转诊,不需要再跑去大医院排队办理住院手续,让我老伴得到了及时的救治。”文安驿镇居民杨女士感激地说。

中午12点23分,正在吃午饭的杨君兴被同事的一通电话叫回了办公室。

就诊过程中,患者出现交流困难、浑身出汗、严重的心绞痛等症状。凭借经验,杨君兴判断可能是心肌梗死,他迅速联系中医科医生开药,并与上级医联体单位紧急对接,开通绿色通道。中午12点55分,患者顺利转院。

据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当中最急危重症之一,发病急、进展快、病情转变迅速,在短时间内即可发展为心跳呼吸骤停。在离开文安驿镇卫生院后,王先生后续又转院去了延安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患者转危为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强化服务,架起百姓“连心桥”

当天下午5点多,杨君兴又接收了一位精神不济的老婆婆,由于乡镇卫生院条件有限,无法进行CT扫描,他们在做完基础诊断,确定患者病情稳定后,再次进行转诊。

image.png

1个小时、48分钟、32分钟,这是三名病人在病情危急之时,从文安驿镇卫生院转入县人民医院所用的时间,也是转诊通道运转高效畅通的体现。

“对我们乡镇卫生院而言,要念好‘快’‘慢’两字诀。”文安驿镇卫生院医生杨君兴说,“一方面要快速解决群众突发疾病时的就医转诊,另一方面要提升慢病管理水平。这既符合基层医疗机构的职责定位,也贴合基层群众的健康需求。”

一张转诊单,一路畅通的就诊流程。王女士、王先生的案例只是文安驿镇卫生院双向转诊,提升医疗品质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文安驿镇卫生院不仅积极推进转诊,为群众开启了生命的“绿色通道”。还先后完成打造省级示范中医馆,完成认证胸痛救治单位,达到了市级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

image.png

“下一步,我们卫生院将继续锚定‘双满意’提升工程,通过强化院内、院外服务,架起百姓‘连心桥’,进一步优化、深化医共体双向转诊工作,积极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让患者转得上、接得住、有随访。真正实现省时、省力、高效、无缝的转诊服务,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文安驿镇卫生院院长惠彩莲说道。(宋妮)

84eb12e5f621d30f11e4b45c6e1f9b6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