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晋煤冀钢协同转型,迫在眉睫

作者:统筹/李晓宇 日期:2025-01-09

2025年1月8日,由绿行太行、山西派可思绿色文化中心和晋青可持续发展公益服务中心共同发起的报告《晋煤冀钢,标本共治:对“双碳”目标指引下河北钢铁与山西焦炭协同降碳必要性的初步调研》(以下简称为《报告》)在山西太原发布,发布会邀请了相关政府、行业与机构的专家代表出席,就晋煤冀钢协同降碳转型的必要性做了深入探讨。

image.png

河北与山西分别是全国最大的钢铁产地与最大的焦炭产地,其钢铁与焦炭的产量分别占到了全国的1/5。经过调查走访及对近五年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的梳理后,上述三家机构共同发布了该报告。《报告》指出了河北钢铁与山西焦化行业之间紧密的供需市场关联,结合上下游行业的概况、转型进程和不同政策情景,针对河北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可能对上游山西焦化行业造成的影响与冲击作出了预测。山西派可思绿色文化中心项目负责人赵沛说:“河北的钢铁和山西的焦炭都是中国在加速低碳步伐过程中的重负。二者分别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彼此依赖又彼此牵制,因此,两省也必须在低碳行动方面展开紧密的联动。”

image.png

绿行太行机构负责人李飞表示:“低碳转型面临着诸多调整和改变,以钢铁行业低碳转型为例,仅一个地区看似微小的几个百分比的调整,背后就是‘千千万万’的影响,是千万吨级的钢铁产能机构调整,是千万吨级的温室气体减排。而这个‘微小’调整的影响不仅发生在当地,也外溢到关联区域,如千万吨级的焦炭需求减少、千万元级的税收影响,与其背后不同地区的各种人群。”展望钢铁和焦炭行业联动的未来,李飞说:“到2050年,已经实现碳中和的钢铁行业将给焦炭留下较当下而言微乎其微的需求。”这也为两省的协同转型提供了更紧迫的时间表和动力。

image.png

自国家正式宣布“双碳目标”后,五年内政府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引导钢铁与焦化行业低碳转型,并发布文件指示钢铁行业逐步纳入碳市场。在第 29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上,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丁薛祥提出:“中方将提交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这意味着中国的新的NDC很大可能将包括钢铁行业。

image.png

为了应对河北省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对山西省焦化行业的影响,三家机构提出以下六条建议:首先,山西要摸清本省焦化行业产能家底,夯实转型基础;其次需加大监管力度,加快过剩产能出清,严禁新增焦化行业产能;第三,需加强对产业链下游省份需求变化的关注和调研;同时,两省需加强跨区域政策制定与信息共享,同步推进低碳发展;第五,在推动焦化行业低碳转型的政策制定上,尽快明确路径和时限;最后,提前布局社会和资金支持体系,鼓励各自转型所需再就业培训。 (山西派可思绿色文化中心供稿)

a1d7a7a21e04d2998189d9947152686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