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图书·书生行巡签携手作家格非举办《云朵的道路》新书分享会
8月3日,京东图书·书生行巡签携手茅盾文学奖得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在北京京东MALL书店举行《云朵的道路》新书分享会。
作家格非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二十载,拥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经验,其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获茅盾文学奖;中篇小说《隐身衣》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人面桃花》英文版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在活动现场,格非与众多读者分享创作心得、畅谈文学阅读在快节奏生活中的治愈力量。
《云朵的道路》是格非的最新随笔集,全书共收录十篇文章。作者从解读《包法利夫人》《伊凡·伊里奇之死》《左传》等文学名著出发,结合自身经验和阅读随想,畅谈生活体悟与文学真知,思索当下时代的困惑。在人人都恐惧不确定性的年代,它把文学与故事编织进日常与人生,鼓励我们去冒险,去碰壁,去走向未知,继而投入真正的生活之中。
格非倡导一种“不功利”的态度。他说自己这些年来一直在劝别人“放弃”,实际上是在劝退那些为了改变生活、获得利益而创作的人,如果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创作就会变质。
不仅创作,生活也是如此。
在与读者的交流对谈中,格非直面当代人的精神困境。被问到如何做好人生选择时,格非给读者们提供了两点建议:首先就是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其次要学会自己肯定自己。
活动当中,南风窗记者向格非提问了两个问题。在这本书里,格非提到人要有一种不被限定路线的、自然的、冒险的生活,但是很多人在实际的生活中可能会拒斥偶然性,或者说惧怕不稳定和不确定。那么,格非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有过应对这种恐惧的经历?一种更为自洽和放松,不限定规则的生活,对当下这一代年轻人而言,有怎样的意义?格非认为,当代社会对“不确定性”的强调,给了我们一种错觉,即当代是比过去更为不确定的时代。这让我们忘记了,人生活在世界上本身就要一直面对不确定性,生活本身就是冒险。格非更希望,我们能够接受部分的不确定性,而不是困在安全的想象中,无力前行。格非引用了里尔克的一句话:“生存是绝对的冒险。”
格非还提到:“文学提供了双重可能,一种可能是模仿世界,一种可能是通过模仿逃离世界。”那么,从当前的时代出发来理解,我们为什么需要“逃离”?在您看来,能够帮助我们“逃离”的,除了文学,还有其他吗?这个问题,触及了格非“想谈一谈却本不打算谈”的文学观。格非解释,原本睡觉是最好的逃离,但是当代社会,每一个有压力的人,几乎都在失眠。失去这种逃离方式之后,我们不得不诉诸其他方法,比如喝酒,比如做梦,比如对美的欣赏。美可以让人沉醉,而文学能够提供这种艺术之美。
此次新书分享会是“京东图书·文学疗愈计划”的重要一站,现场的“文学疗愈之旅”用同行者之路、冒险家之路、漫游者之路三条小路具象了《云朵的道路》书中的隐喻:“像云朵划出不可预测的轨迹,去你想去的地方。”在签售环节,既有追随格非多年的忠实读者,也有现场被活动吸引而来的年轻人,共同传递着对文学、对阅读的热忱。
京东图书为广大读者准备了多重惊喜:除了现场购书可获书店咖啡五折券之外,无论现场还是线上购买《云朵的道路》,均能获赠云朵透卡、胸针、主题邮票和冰箱贴四件套定制周边。书香与咖啡香在空气中交融,构成一幅温暖的文化图景,这也正是京东图书·书生行巡签的意义所在——打破线上线下界限,让文学阅读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生活方式。
作为连接作者与读者的重要桥梁,京东图书·书生行巡签自启动以来,已联合众多出版机构以及多位知名作家在全国多地举行了一系列作家签售和读者见面会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作家得以直接感知读者的精神需求,读者则能深入了解创作背后的思考过程,这种深层次互动在数字时代尤为珍贵。
未来,京东图书·书生行巡签将围绕暑期阅读、文学疗愈等更多主题,为广大读者带来更多专业、全面、有趣的分享活动,通过一本本书、一场场对话,持续传递阅读的力量与温度,滋养更多人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