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比山丹丹花开还红火
8月17 日,骄阳炙烤着陕北高原,延川县贾家坪镇田家川村却早已被欢腾的热浪包裹——锣鼓敲得震天响,鞭炮炸出满地红,整个村子都浸在浓浓的喜庆里。当鲜红的绸缎被缓缓拉开,“田家川村慈善幸福家园”的金色牌匾在烈日下闪着耀眼的光,欢快的唢呐调子混着悠扬的陕北民歌声在山谷间回荡,盛装的秧歌队踩着鼓点扭得正欢,专程来贺喜的乡亲们笑得合不拢嘴。人群中,87岁的田武明老人颤巍巍地直起身,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他清了清嗓子,用带着陕北口音的嗓音激动地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到动情处,他抬手抹了把眼角,高声喊道:“往后咱村里的光景,要比那山丹丹花开还红火!”
政府引导夯实幸福根基
开幕仪式上,贾家坪镇党委书记马国勇同志致辞。他代表贾家坪镇党委、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当地慈善事业的各级部门、爱心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致以衷心感谢。马国勇表示,贾家坪镇党委、镇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村级慈善幸福家园的发展,充分发挥慈善幸福家园的独特优势,开展各类慈善帮扶活动,积极开展孝善、救助慰问、评优树模、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幸福家园成为老人的“快乐港湾”,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和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随后,在捐款环节上,爱心犹如潮水般涌来:县慈善协会2万元,榆能化公司2000元,县文旅局2000元……而最令人动容的,是那些不远万里返回家乡,积极响应此次活动的在外游子,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对家乡的深情。最终,活动募集款物共计7.5万余元,为后续该村慈善幸福家园规范化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幸福家园勾勒幸福模样
“幸福家园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绝不是华而不实的样子工程,要让老人们在这里吃的安心、住的舒心、玩的开心,让他们的子女省心,领导放心!”榆能化公司驻田家川村第一书记刘鹏飞代表村两委班子发言,他用恳切有力的话语,向管理幸福家园的负责同志提出了“安、稳、长、满、优”五点要求。
2025年7月底,榆能化公司调整到田家川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入户走访期间,刘鹏飞了解到,田家川村常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就有120人,这些老人平日里吃饭将就,精神孤独。为此,经村两委开会研究,一致通过开办慈善幸福家园,切实解决留守老人、孤寡老人的生活难题。得知这一情况后,他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进行专题汇报,积极争取捐赠金,并全力配合包村领导、包村干部组织开展幸福家园揭牌仪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下,工作站、活动室、休息室一应俱全,餐厅里新置办的锅灶、冰柜等设施一应俱全。老党员田风祥轻摸着餐桌对刘鹏飞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前我们这些老年人,只能坐在硷畔上靠晒太阳、拉家常打发时间,而今在这里,三五个老汉凑一桌,饭时有热乎饭、睡时有软和床,说实话比一个人在家里好。”
企业帮扶注入发展活力
“特别感谢爱心企业延尝食优农产品加工厂,投资2.8万元为田家川村慈善幸福家园及村委会铺设瓷砖,彻底改变因年久失修导致地面大面积破裂的窘境。”8月11日,该厂和田家川村委会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的消费帮扶协议,根据协议,加工厂每年将以销售额的2%向村集体经济分红,优先解决该村有意愿到加工厂务工的村民的就业问题,同时设立农产品收购站,以高于市场平均价的价格,收购以田家川村为中心、辐射贾家坪镇全境的农产品。
活动当天,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卖货,现场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欢笑声、交谈声不绝于耳,一派繁忙又欢乐的景象。“再也不用熬煎农产品卖不出去,或者出去卖又卖不上价的难事了。县里收泽蒙花145元,加工厂按150元收,不仅少跑了路,还多赚了钱,这真是赶上大好事了!” 村民田治平攥着刚赚到的钞票,脸上笑开了花。据了解,本次收购活动累计帮销农产品5000余斤,现场结款42325.6元。
“帮扶不是‘一锤子买卖’,既然做,就要做的长长久久、实实在在。” 延尝食优农产品加工厂销售经理田乐乐坦言,“对于企业,我们更看重农产品的品质,只要品质过关,收购站就能长期办下去,后续我们还会帮助村民打造农产品品牌、拓展销售渠道。”
延川县慈善协会副会长王宁宁评价道,田家川模式关键在于“三方联动”——政府引导夯实基础、企业帮扶注入活力、村民参与激发内生动力。贾家坪镇党委书记马国勇感慨万千:“乡村振兴,就是要让群众的日子像这幸福家园的红灯笼一样,越挂越高,越照越亮,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