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脚印”取代“好评”:一场关于信任的实验

日期:2025-09-12

深夜的城市,总有人推开小店的门,点一碗面或一份锅贴,静静吃完,然后离开。这样的烟火场景每天都在发生,却很少在互联网的排行榜中被看见。过去十年,中国人的消费体验越来越依赖各种榜单与评分,但“虚假的繁荣”却逐渐吞没了真实。

从美食榜到景点榜,越来越多的人学会看分数下单,可与此同时,刷单、刷好评的产业也悄然壮大。好评不再意味着真实,低分未必意味着糟糕。消费者在满屏“五星推荐”中学会挑剔,商家在无尽的流量内卷中筋疲力尽。信任的缺失,不仅削弱了消费体验,更成为阻碍行业健康发展的桎梏。

image.png

9月10日,高德地图发布“扫街榜”,提出要用真实的到店行为来替代注水的好评。高德CEO郭宁在发布会上说:“真实是榜单的核心生命力,扫街榜的核心目标就是真实反映用户的选择。”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场试图重建消费信任的实验。

虚假评价下的消费焦虑

中国的互联网评论体系从未缺乏热闹。十年前,餐饮点评网站风靡一时,手机点开一看,哪家火锅店、哪家烧烤摊,都有几千条评价。但很快,虚假的水分就挤满了这些页面。商家被迫雇佣“刷单团队”,为自家餐厅写好评、晒图、制造热度。

在这样的环境下,评论数量不再代表口碑,分数高低也不再反映真实体验。消费者逐渐学会不再轻信数字,转而去看“带图评论”“差评截图”,甚至在社交平台寻找陌生人的推荐。而商家则陷入另一种困境:如果不刷,就没有流量;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

9cdeafb54ce551ead00e41764cede32e.jpg

“高分店铺可能是刷出来的,但到店行为不会骗人。”高德扫街榜产品经理李刚在发布会上直言。这句话击中了问题的要害。评论可以伪造,但脚步难以作假。一个人愿意导航过去,愿意反复前往,这种行为的成本远比虚假的文字高。

南风窗财经曾用“虚假的繁荣”来形容这种困境:数字在增长,体验却在下降。背后折射的,是整个行业的焦虑与扭曲。消费市场最需要的,是一套能真正衡量真实体验的秩序。

真实的分量

高德扫街榜的逻辑,就是用“脚印”来替代“言辞”。它把用户的行为数据和信用数据结合起来,作为评价商家的核心依据。

a3974260c50ad8c746498d40db41bafd.jpg

行为部分涵盖导航到店、搜索与收藏、专程前往和反复光顾等动作;信用部分则引入AI风控和芝麻信用体系,对用户的评价进行加权和甄别。在官方的说法中,这是“身体力行”与“言而有信”的结合。

为了凸显差异化,扫街榜还设置了多个子榜单。“轮胎磨损榜”展示那些能让人不远千里专程而来的店,“回头客榜”记录多次光顾的门店,还有本地人爱去榜、城市特色体验榜和高分烟火小店榜。这些榜单意在还原人们的真实选择,而不是广告投放的结果。

这背后,是高德庞大的出行与消费数据。根据发布会披露的信息,高德地图已经覆盖全国超过700万个餐厅点位,每天产生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扫街榜上线初期覆盖了300多个城市、160万个线下商家,其中包括87万家餐厅、23万家酒店和近5万个景区 。高德的AI推荐每天提供超过6300万个生活服务类点位,日导航总里程超过15亿公里。

image.png

这些数字意味着,扫街榜的底气来自亿万用户的脚步。与其相信虚构的评论,不如相信每天13亿次导航和228亿公里出行的累积。正如郭宁所说:“一家餐馆好不好吃、一个景点值不值得玩,‘用脚投票’的行动更有说服力。”

然而,真实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虚假的评论可以被买,虚假的消费也未必不可能被雇佣。大城市的热门商户天然更容易吸引流量,而小城市的小馆子可能依旧难以突围。换句话说,“用脚投票”是向前迈出的一步,但这一步只是开始。

信任的重建与挑战

在发布会上,郭宁作出承诺:“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在当下的互联网行业,这句话格外引人注目。几乎所有平台都逃不过商业化的宿命,流量入口往往会变成广告入口,而广告则进一步加剧了不公平。

60beeab8730775b99c9a0e6ada0ebfeb.jpg

高德试图走另一条路。它一方面推出榜单,另一方面启动了“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官方宣布将发放超过10亿元补贴,其中包括2亿元出行券(覆盖公交、地铁、打车和加油),9.5亿元消费券(到店优惠券和招牌菜折扣,成本由平台承担),以及3000万元平台激励,用于支持达人帮助小店做推广。此外,高德每天为优质小店提供5000万次流量曝光。首批上榜的2962家烟火小店覆盖全国61个城市,既有几代人传承的老字号,也有夫妻经营的小馆子。

这一系列动作,显然不仅是流量分发的调整,更是一种公共承诺。郭宁说:“我们相信,提升消费信任一定有助于提振消费信心,有助于让商家专心经营、顾客安心消费,让线下服务业更健康可持续发展。”

然而,挑战同样存在。补贴能带来短期的繁荣,但能否带来长期的改善?当补贴减少,小店是否能凭借口碑维持客流?“永不商业化”的承诺能否坚持下去?这些问题,都决定着扫街榜能否成为真正的制度创新。

南风窗财经的视角里,这不仅仅是一款互联网产品,而是一场社会信任的实验。它试图回答一个更宏大的问题:在虚假流量弥漫的时代,我们如何重新建立真实? 

结语

真实,不只是一个榜单的口号,而是当下中国社会最稀缺的资源。消费需要真实,产业需要真实,社会更需要真实。当烟火小店的价值能够被真实行为记录,当消费者的选择不再被虚假评论操控,人们或许才能重新找回久违的信任。

image.png

正如郭宁在发布会上总结的那样:“扫街榜要做的,就是让好服务被看见,让好商家能赚钱。”在虚假的流量与数字充斥的今天,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却也弥足珍贵。

广告可以骗一次脚步,却骗不了一生的路。

宣传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