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成效!山西晋中书写“十四五”治水兴水新篇章
“十四五”以来,山西省晋中市水利局深入践行国家治水思路,扛牢治水担当,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网工程推进、水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修复、民生水服务及水利改革等七大领域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获评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全市水利系统紧抓政策机遇,创新投融资模式,累计争取省级以上资金42.5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9亿元,预计完成水利投资148.5亿元,较“十三五”增长19%。其中2024年争取上级资金10.45亿元,创历史新高。“十四五”期间,共实施重点水利工程213处,新建水库5座,推进东山供水工程县域配套小水网18项、农村供水保障工程625处、灌区节水项目5个,治理河道总长917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6平方公里,水利基础设施布局更科学、功能更完备。
骨干水网工程建设提速推进
以县域配套水网等骨干工程为抓手,总投资13.67亿元的东山供水县域配套小水网工程2022年主体完工,2023年试通水,累计调水1200万方,供水管理运行机制和水价机制逐步完善。全市新增供水能力8140万立方米,总供水能力达8.07亿立方米,“四纵两横、十河连通、黄漳济汾、河库蓄排、智慧管理、人水和谐”的现代水网格局初步形成。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增强
针对防洪基础设施短板,实施总投资31.57亿元的河道治理工程57项,完成15座水库续建改造和除险加固,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基本治理完成,治理河道785.4余公里。建强防御备战体系,健全多部门联合会商机制,搭建智慧水利管理平台,构建“空、天、地、人”立体防洪监管体系。
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不断提升
全市用水总量从2020年的6.73亿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6.39亿立方米,降低5.0%,11个县(市、区)实现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全覆盖。
河湖生态修复治理成效显著
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和河道采砂整治。实施总投资37.69亿元的汾河百公里生态治理修复工程,治理河道131公里;推进总投资30.4亿元的“一泓清水入黄河”水利工程30项;完成投资1.29亿元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民生水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2029处、农村供水保障工程625处,实现101个乡镇、1942个行政村、239.2万人供水保障全覆盖。
水利领域综合改革走向深入
灵石县完成全国再生水水权交易第一单,介休市开展全国县域小型引调水工程试点,祁县打造“三合一”试点示范样板,并拓展为“五合一”融合试点。全市累计完成水权交易2490单,交易水量4233万立方米。推广“两权一补”介休模式和“存量+新建”和顺模式,谋划11个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形成水利投融资创新体系,打造“四水四定”晋中模式和介休先行示范区。(文|付金旺)
![]()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2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