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百强县,是如何炼成的? ——专访孝义市副市长薛志强

行孝仗义是本色,包容大气乃格局,拼搏的孝义,正发生深刻变化。

作者:姚远 发自山西吕梁 来源:南风窗 日期:2024-03-05


5.jpg

2023年9月28日,孝义金融中心(图 \ 赵桂亮)


早听说孝义是山西省唯一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再强,能强成什么样?

落地的一刻,颠覆了我的认知—现代的城市环境,处处焕发着生机。

第二天一早,孝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薛志强在一间会客室与我见面。他今年54岁,对各项经济数据和产业名词随手拈来,讲到激动之处,身体不自主地往前倾,挥舞着手臂。

2009年,孝义市曾被列入国务院确立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4年后,它从这个名单中跳了出来,挤进“再生型城市”的行列。

如今,孝义,这座曾经盛产煤矿和铝土矿的城市,将再次转型的希望,放在了氢能产业上。

用薛志强的话来说,孝义市布局氢能产业的时机,是“正正好”,“技术成熟了,市场还没被划分,这块蛋糕还好着”。

“孝义现在举全市之力介入,肯定吃的是最大的一块(蛋糕)。因为放眼全国,别人没有孝义这种优势,也没有孝义这个决心。”他说。

孝义要变,不变则退、不得不变。

从与薛志强副市长的对话中,我们见到了孝义的迫切与孝义的决心。

 

凭空造出来的吗?

南风窗:作为山西省唯一的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孝义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孝义为什么会面临着高质量产业转型的迫切需求?

薛志强:2022年,我们孝义市GDP总值440个亿,其中70%的贡献来自工业。我们拥有3130万吨煤炭产能、1867万吨焦化产能和1050万吨氧化铝规划产能,可以说“煤焦铝”就是孝义经济的三条腿,支撑起孝义2022年近1100亿的工业总产值。

从传统工业的角度,孝义已经做到了极致。

孝义的煤矿开采从很早以前就开始,资源越来越枯竭;随着全国全世界钢铁产量的下降,市场对焦煤的需求也在减少;孝义拥有丰富的铝矾土资源,但现在氧化铝产能过剩,下游的电解铝产品国家更是在严格控制,根本不会再上。这种情况下,孝义的传统产业已经做到了不能再做的地步。

孝义是山西的缩影,孝义和山西一样,面临着转型、面临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任务。

虽然孝义是百强县,看上去非常辉煌,但孝义的发展主要依靠传统工业,装备制造、信息化等新兴产业还处在培育期。

未来该怎么办?我们现在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转向的关键阶段,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搞不好孝义如今取得的成就就会成为昔日的辉煌。这就是孝义目前的处境。

南风窗:为什么选择将氢能产业作为孝义市未来高质量转型的主攻方向?不少地区都在发展氢能,孝义有什么优势?

薛志强:我去过全国各地发展氢能的省市,查看了不少东西,与上海交通大学也达成了紧密合作。无论国内还是国际,普遍存在一种共识:不会超过十年,就会迎来氢能的时代。

而我们孝义发展氢能有几个优势。

首先,有资源优势。我们是焦炭产能最大的县,在全国肯定是第一。氢气可以利用焦炉煤气、氯碱尾气、丙烷脱氢等工业副产气制取,按照现在的产能,大约可以年产20万吨氢。市场上电解水制氢的成本价大约60元,而我们焦炉煤气制氢只要每公斤12元,目前我们的枪口价,也就是把氢加进车子里的价格是每公斤25元,我们不需要去补贴,它在市场上自然就是有利润的。

其次,孝义发展氢能,存在巨大的应用场景。我们山西是重型卡车最集中的地方,单是吕梁市上户的重卡就有7万多辆。重卡运输一般遵循固定线路,在煤矿、洗煤厂、焦化厂之间来回跑,不像私家车一样难以规划。所以只要在固定节点建设加氢站,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就是可控的。我们已经建设了4个加氢站,已经投入运行的氢能重卡100辆,今年年底之前还会再投运400辆。

再者,孝义还有一批优秀的、经济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锻造出来一批优秀的、有眼光的企业家。他们主动投身孝义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充分展现了企业担当。

你说我们发展氢能产业是凭空造出来的吗?不是。孝义发展氢能,是传统工业产业的换代升级,假如我们没有焦炭,没有产业基础,没有这些具有雄厚实力的民营企业,发展氢能也肯定不行。

南风窗孝义市政府在支持和培育氢能产业发展上都做了哪些事情?

薛志强:我们出台了一套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给予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比如氢能产业,现在市面上一辆氢能重卡大约135万,一辆柴油重卡大约在40万到45万之间。这之中大约八九十万的成本差距,吕梁市政府补贴45万,孝义市政府补贴45万,就是为了推广氢能重卡。


“只是做加法”

南风窗:孝义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去打造氢能源的全产业链布局,而不只是投资建设单点项目?

薛志强:因为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目前是个世界性难题,它百公里的运输成本是10元一公斤,这样的价格短期内只能在市域内运输,无法实现远距离运输。

运输中的技术难题尚未攻破,而未来大规模管道运输的布局需要国家层面来规划,那么目前,像孝义这种自己生产氢气、自己能利用的先天条件,是必要的,也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孝义拥有这么大体量的工业经济,拓展工业应用前景广阔。

孝义把全产业链做起来的最终目的有三个:其一是改善本地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空气质量;其二是依托广阔的应用市场,吸引朝阳企业落地孝义,未来进一步发展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业、产品制造产业;其三是依托我市焦化产业干熄焦发电制备“绿氢”,助力我市实现“双碳”排放。

南风窗:那么在氢能全产业链的培育过程中,孝义在技术上、产业上还面临着怎样的短板?计划未来如何去补足?

薛志强:肯定还是贵、成本高。现在一辆氢能重卡大约135万,比普通柴油车成本高出了八九十万,现在是政府来补贴这个差价。

但好消息是,氢能重卡的价格是在逐年降低的,去年一辆的价格是160万左右,一年降价幅度在25万到30万。价格昂贵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产业技术上面临瓶颈,再一方面是规模效应有待形成。

所以我们现在两条腿走路:其一,孝义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和企业合作,在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其二,整合全国资源,把氢能汽车制造企业都吸引到孝义来。现在的氢能汽车制造企业小而散,你生产200辆,我生产100辆,咱们成本高。整合起来后,规模上去了,价格就能降下来。

在我们的计划中,如此推进三年以后,氢能重卡和柴油重卡的成本可以基本持平。

南风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伴随着因资源枯竭和产业升级而导致的社会问题,比如传统产业工人的失业,他们掌握的技术无法很好地去匹配新兴产业发展。孝义会存在这种情况吗?

薛志强:孝义正在实施的转型和人们常规理解中的情况不太一样。常规的转型,指的是砍掉一部分、增加一部分,但孝义目前只是在做加法,我们没有砍掉任何一个传统工业企业,我们的高质量发展不是抛弃传统产业。

我们的高质量发展,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技术升级。比如,在煤矿企业实现智能化开采,在焦化产业中应用干熄焦技术,然后把焦化产业下游排放的焦炉煤气利用起来、将原有的产业链延长,去发展氢能产业。所以孝义的转型发展不存在原来工人下岗的问题。

不过新产业确实面临着一定程度的人才紧缺。目前,我们与太原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开展合作,像一些孝义的企业也已经给技术人才开出了非常丰厚的薪资待遇,人才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当下的使命

南风窗:听你谈下来,孝义在产业转型上的布局确实需要强大的魄力和决心。对于孝义、对于这一届市政府领导班子而言,动力从何而来?

薛志强:我们的初心,肯定是基于孝义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经过近20年的发展,孝义已经成为全国百强县市,但无论是煤炭、焦炭还是氧化铝,已经达到了量的极致,必须提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这也是我们这届政府的职责所在。

孝义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维持孝义现有的地位和经济总量,这是我们的家底和根本,是我们之所以发展到现在的基础,不能丢;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去寻找新的动能。

南风窗:除了氢能产业之外,孝义在新兴产业上还有哪些布局?

薛志强:实际上,围绕转型发展,市委、市政府已经提出了“两先四高”发展战略,明确了“一区一镇一链”“一城一河一湖”两大发展路径。从产业链上看,主要包括氢能、碳基新材料、铝镁新材料、白酒、固废、文旅康养六大产业链。

碳基新材料和氢能源一样是基于我们的煤化工产业基础;铝镁新材料,孝义希望统筹发展氧化铝、镁合金、耐材三大产业链条,让孝义的铝矾土资源不再只是生产氧化铝,而是变成更高端、价值更高的产品。

白酒方面,孝义拥有传统名酒羊羔酒,而且汾青酒厂在孝义的生产基地已经开工。再一个就是固废,煤炭、氧化铝生产中产生了大量固废,完全能够变废为宝。

还有就是文旅康养。包括文化旅游和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方面,具体来讲就是“一城一河一湖”,也就是古城保护开发、曹溪河文旅康养示范区、胜溪湖生态创新示范区三大引领性项目。农产品加工方面,我们围绕养殖、核桃等产业,培育引进了山西一果、铭信禽业、叁个苹果等农业龙头企业,还拥有全国一流的核桃生产加工流水线。

南风窗: 听了你的讲述我有一种感受,孝义之所以会有今天的成绩,好像与孝义人永远向上走的那股劲儿有些关系。你怎么觉得?

薛志强:孝义这股精气神的确和其他地方有些区别。实际上,最终决定一个地方发展的,是这个地方的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孝义是中国孝文化的发祥地,是山西历史上置县最早的地方之一,蕴含着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

我个人觉得,孝义人普遍有一种进取精神,这是很重要的。从历史传统的角度看,孝义处于山西晋商的核心区,受晋商文化影响比较深刻。厚重的历史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水乳交融,孕育形成了独特的“孝·义”文化,是引领孝义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


版权声明

本刊及官网(南风窗在线)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南风窗杂志社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垂询电话020-61036188转8088,文小姐。